2025年1月15日 星期三

超連結:專題報導:AI紀念往生者

超連結:專題報導:AI紀念往生者


科技報橘:2017-08-09:【最潮喪禮】日本「數位靈媒」讓亡者附身在 Pepper 機器人上,陪家人度過最後日子


風傳媒:2017-08-19:你能接受機器人法師在喪禮上誦經嗎?日本推行「IT葬禮」


風傳媒:2017-08-27:如何讓逝去親友重現世間?結合機器人與3D列印的日本「數位靈媒」


科技新報:January 28, 2021:用 AI「復活」已故親人,微軟最新專利獲批准


卡卡洛普:2021年02月24日:想與過世親人通話?微軟拿到AI版《觀落陰》專利技術,人類距離永生僅在咫尺?


獨立評論:2022-06-22:朱家安:人類遲早會相信AI有意識,因為人類想要AI有意識


鏡新聞:2022.08.26:AI也能觀落陰! 「數位記憶」讓往生者與親友互動


科學月刊:2022-09-01:人型AI,能取代摯愛的親人嗎?《科學少女》導演莊景燊、監製王銀國專訪


換日線:2023/01/16:花 3.7 萬就可以和往生親友對談的新科技,真能助親友忘記喪親之痛嗎?


華視新聞:2024/02/23:包小柏研究AI 成功修復病逝愛女聲音 夫妻生活重新有交集


TVBS新聞:2024/03/14:專訪!包小柏AI重現已逝女兒影像 「殘忍治療的畫面浮現」


健康2.0:2024/03/14:包小柏思念愛女,用AI創「數位女兒」能互動與思考!下一步挑戰「聽見齊柏林」



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祈願加州火患

祈願美國加州火患平息(2025/1/8)


噶千仁波切致所有弟子的呼籲:


 「加州每年都發生嚴重的火災,今年也不例外。在這樣的時刻,所有未受火災影響的弟子應該反思受災地區所經歷的苦難,並 祈請度母。向度母祈請不僅能利益受災者,也能帶給我們極大的利益,因為這些祈請源於對苦難的深刻理解。


我們透過接受他人的苦難來修習『施受法』(自他相換),共同分擔他們的痛苦。當我們想到自己房屋被燒毀時可能經歷的痛苦,這有助於我們生起慈愛心。

反思這樣的苦難是重要的,將其納入自身,並誦念 度母心咒,或讀誦 [寂天菩薩所著]《入菩薩行論》中的祈願文。因此,我請求所有對我有信心的弟子,努力誦念迴向文及發願文。」

願利一切有情



為美國南加州野火 祈福


美國南加州野火持續延燒、被稱為洛杉磯史上最嚴重的野火。


祈願


災難降低,早日平息。


傷者心靈穩固, 早日康復,


罹難者離苦得樂, 往生淨土。


家園盡快恢復


願一切平安吉祥。


嗡嘛尼唄美吽


嗡嘛尼唄美吽


嗡嘛尼唄美吽





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圖片故事2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477333


畫家李健儀控盜圖「師姐以佛理欺我」 大林慈濟醫院認了將標原創者


2025-01-08 19:07 聯合報/ 記者

黃于凡

/嘉義即時報導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近日傳出「佛陀問病圖」創作爭議,遭踢爆是竊取畫家李健儀原創,院方今天發出聲明表示,25年前建院時由李健儀完成底圖,後續由大家接續完成,已致電畫家聯絡,未來會標示李健儀是原創作者身分。


苦苓在臉書發文指出,慈濟醫院多年前邀請李健儀為創作大型壁畫,盡管酬勞不高,但因為對宗教尊重和創作熱情,李健儀欣然接受,沒想到在牆上打好草稿後,慈濟醫院卻說經費不足要喊卡,最後李健儀只好摸摸鼻子,承擔所有損失。


院方表示,一樓大廳「佛陀問病圖」是25年前建院時,李健儀承擔慈濟志工委託,協助創作「佛陀問病圖」原畫,並在1999年9月16日與慈濟志工簽訂畫作及著作財產權讓與契約,接續依原創完成「佛陀問病圖」壁畫製作。


大林慈濟醫院創院院長、慈濟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在昨天致電李健儀教授,表達一直感恩且珍惜李健儀的創作,除持續在院長室展示、保存李健儀原畫外,未來會在「佛陀問病圖」壁畫前說明製作原由,並標示李健儀是原創作者身分。


【中央社/嘉義縣8日電】


近來大林慈濟醫院「佛陀問病圖」爆發創作爭議,院方今天發布聲明,感恩李健儀協助創作原畫,將於「佛陀問病圖」壁畫前標示製作原由,說明李健儀為繪製圖像原創作者身分。


大林慈濟醫院「佛陀問病圖」創作爭議,大學教授李健儀於2014年4月13日在臉書(Facebook)發表的文章,近來經網友不斷轉傳。


李健儀臉書提到「慈濟大林醫院興建中,證嚴上人委託創作『大愛圖』置於挑高4樓的大廳主壁面,從素描起筆至油畫原稿完成,花費1年4個月,後來提出壁畫總工程款報價,沒料貪功的師姐,誑我謊稱上人決定不要畫了」。


李健儀臉書貼文「師姐並曉以佛理欺我,廉價讓與油畫原作及無償版權,備好合約內容,原先甚至約束我永不能公佈我是原創者;事後卻將壁畫以減半價碼委託繪畫助理,左下角還有簽上助理名字。這對百億造價的大林醫院門面,竟然是如此結局至今,相信用痛心不足以形容」。


大林慈濟醫院聲明表示,醫院一樓大廳「佛陀問病圖」,是於醫院建院時,由眾多熱心及專業人士共同發心成就而成。


院方指出,感謝所有曾經參與的人,尤其是李健儀依其專業並承擔慈濟志工委託,協助創作「佛陀問病圖」原畫,並於1999年9月16日與慈濟志工完成「佛陀問病圖」的「畫作及著作財產權讓與契約」簽訂,接續依李健儀原創完成「佛陀問病圖」壁畫製作。


大林慈濟醫院創院院長,目前擔任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於昨天聯繫李健儀表達致意。


院方表示,大林慈濟醫院感恩且珍惜李健儀創作,除仍持續於院長室展示、保存李健儀原畫外,將於「佛陀問病圖」壁畫前標示製作原由,說明李健儀為繪製此圖像原創作者身分。


2025年1月8日 星期三

圖片故事

 


慈濟醫院藝術壁畫──2


【大愛問病圖】

大林慈濟醫院/2000年

作者:李健儀教授


〈尋找構圖靈感〉

攤開「佛陀問病圖」,李健儀說,人物畫最難之處在於神態與氣韻的掌握。四年前,他獲天主教教廷梵蒂岡的遴選委託,創作了一幅有一百二十三人的「追封聖人圖」,以紀念清朝太平天國時期因信奉天主教而遭迫害的殉道者。為了考證畫中人物的服飾與髮型,他特地到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及故宮博物院找尋資料……像這樣的資料蒐集與考據,同樣也出現在大林慈院的「佛陀問病圖」上。為了尋找構圖靈感,李健儀經友人介紹到山上一處清修寺院,委請院裏比丘權充model,擺出不同的手臉姿勢。


「傳統的佛陀形象常顯得較豐腴,其實這種『圓融』感更應該表現在精神上,而非止於外型。」李健儀說,他比較喜愛將「佛陀問病圖」視為「大愛問病圖」。


因為「佛陀」一般意指「釋迦牟尼佛」,「大愛」則是人人普遍具有的佛性;既然人皆有佛性,那麼以當前佛教界令人敬重的印順導師為畫中「主角」,有何不可呢?而讓慈悲濟世的證嚴上人也身列眾比丘之一,似乎也就不足為奇了。為了揣摩出畫中比丘「病懨懨」的感覺,李健儀專程跑到老人安養機構,待一位「皮包骨」老人脫衣擦澡之際,記錄下畫面。「一層皮包在骨頭上,但仍看得出皮下的肱骨、肩胛骨、手筋起伏等,這並不容易表現。」


為了表現人物造型的莊嚴與現代感,李健儀絞盡了腦汁,連背景他都用心地參考實景繪製。像畫中的石塊與粗樹根的盤纏是源自台中公園的老榕樹;印度種的菩提樹拍攝自靜思精舍;山巒的構圖則來自花蓮慈濟醫院後方的中央山脈……


畫中擰水的比丘原來是使用木盆,但經上人再三推敲,決定改為陶盆;另外,眾比丘身著南傳佛教袈裟、象徵祥和的鴿子、中遠景的牛群、山腳下的村落農家、百年老榕樹幹的肌理……總之,畫面中的冷暖顏色、陰陽對比、動線流暢、手腳姿態、頭臉角度、衣服摺紋與布料質感等,李健儀都一項項地與上人溝通討論,整幅畫作修了又改、改了又修,整整歷時一年有餘才告定稿。


【李健儀教授】

現任玄奘大學專任教授兼設計學院 院長


李健儀擅長捕捉人物的神韻與構圖,是有其特殊的學習背景……

初中畢業後,因家貧而未能繼續升學,喜愛繪畫的李健儀,便決定在宜蘭羅東的家鄉當學徒,學習電影招牌廣告的繪製工夫。


「一排十五片,總共約七、八排的電影招牌,拼湊起來相當可觀!」李健儀回憶道,百餘片的拼湊,特別要注意每片的比例,比如說人頭部分佔去幾片等,都需事先規畫好。因此,李健儀對畫的構圖,別有一番嚴謹概念。


入伍時,李健儀報名參與隨營補習,取得高中文憑;退伍後,又補習考上國立藝專美術科,憑著多年的繪畫基礎,屢獲校內比賽與全國美展第一名;隨後獲頒的一項「新人獎」,讓李健儀正式跨入藝術界,並以專攻人物肖象著稱。


在沒有高學歷背景下,三十三歲的他就進入了輔仁大學美術系執教;隨後多年教學期間,李健儀面臨了創作低潮期,幾乎有近四年時間停止了創作。三十九歲時,李健儀決定忍痛暫別妻兒,赴美深造;兩年後,取得了美術與藝術雙碩士學位。


返台當時,正值國內繪畫市場活絡,畫價被炒作得炙手可熱,背後的商機與利潤幾乎令李健儀心動;但基於不讓創作淪為商品,最後他仍決定重回大專學院,致力於研究、創作的工作。


由於李健儀擅長的是油畫,為了讓此畫能長久留存,最後決定以「乾性壁畫」的材質來呈現。於是,由壁畫家陳欽明接手臨摩此畫作,並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亞洲第一幅乾性壁畫作品。


「這幅佛陀問病圖不只是為了詮釋佛典故事,最重要的是,希望讓病患、家屬在一踏入醫院即能感受到一股溫馨。」李健儀期許,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來就醫,也可以因為感受到這幅畫的溫暖,而使病痛好了一大半。


【無量義經】

是諸眾生不請之師。是諸眾生安隱樂處。救處護處大依止處。


【靜思語】

人醫,是守護生命的磐石;人師,是守護慧命的磐石。

-----

慈濟月刊405期 (8/25/2000)

http://web.tzuchiculture.org.tw/tpenquart/monthly/405/405c3-3.htm

#靜思法脈 #醫療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