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楊子佛教禮儀
https://www.leniency.com.tw/view-of-yangzi-10
首頁
生命書寫
好文蒐藏
超度的對象、超度的方式有哪些?什麼是超度?
什麼是冤親債主?為什麼誦經有超度的功用?
超度不能有營利交易、自私的心態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撰文
本文摘要
1.什麼是「超度」?什麼時候需要超度?常見的超度方式
2.超度的對象有哪些?超度的意義是什麼?
3.為什麼誦經有超度的功用?對生者、往生者有什麼意義?
4.任何時候都可以超度嗎?超度不是交易,不能有營利自私的心態
5.如何超度冤親債主?行善修持功德可以超度
農曆七月傳說(二),中元祭,普度苦難|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佛教以《佛說盂蘭盆經》、《報恩奉盆經》為經論依據,於七月十五日「盂蘭盆節」,舉行「盂蘭盆法會」,供佛齋僧,以報答父母先亡。
1.什麼是「超度」?什麼時候需要超度?常見的超度方式
所謂超度,一般認為不論人或動物往生後,能夠給予幫助的方式就是「超度」。又或是往生者可能有遺願未完成,或有心結、或有仇恨等等執念,而不願或無法離開人間;又或是因為經歷死亡前遭遇的痛苦而產生恐懼,使往生者迷失方向,如失憶的人一樣,渺渺茫茫不知該何去何從,因此需要超度,「超度」如同為他指引方向。
最常見的超度方式,包括各宗教的度亡經典、咒文念誦,或是祈禱祝福,通常還會加上供品祭拜,或是焚燒冥紙。最常見是延請僧眾法師、道士、神職人員,為往生者誦經、拜懺來救度亡靈,使其「超」脫苦難、「度」到涅槃淨土彼岸。
2.超度的對象有哪些?超度的意義是什麼?
超度的對象通常是:歷代祖先、冤親債主,或是往生的親人、好友、特定對象、未出世子女、已出世卻無緣的小孩、居家或公司所在地地基主、往生寵物等等。
這些超度對象只是普遍說法,佛教的超度不只看重往生者,還有自己要能超度生死,因此將超度略分三種對象:
一是令迷妄、邪見的人破迷起悟,具足正見,是名超度。
二是依正見而正精進,依正精進而得正覺,解脫生死,遠離六道輪迴,是名超度
三是往生者眷屬以虔誠心,禮請出家僧眾為亡者說法開示、念佛誦經,普令往生淨土,是名超度。
佛說人根據一生的善惡業力,決定往生後的去向,這就是所謂的「六道輪迴」。六道是:天道、人道、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福業特別大的人,往生立刻上生六欲天,修禪定業深的人則上生禪定天;罪業特別重的人立刻墮地獄,通常一般人最久是四十九天,待善惡業緣成熟即投生。依據《地藏菩薩本願經》經文,在此期間家屬若以供養三寶及齋僧布施的功德迴向超度,亡者能感應善業功德,而得超生前三善道,不墜入三惡道。
超度的意義是其實不論生死,人人都可以開發自我的佛性,星雲大師給予我們四種觀念:
「超度冤親可以廣結善緣,超度妄念可以獲得正覺,
超度悲傷可以到至安樂,超度自己可以獲得解脫。」
星雲大師指出:「超度,不一定是人死以後才超度。一個人在世的時候,脾氣不好,有人勸他發慈悲心,他若做到了,就能從瞋恨心裡超度;或者他貪欲心重,在別人的引導下,而能轉貪欲為喜捨,也就是從貪欲心裡超度了。超度不僅是亡者要超度,生者也要超度。讓自己不沉淪,不給無明束縛,從煩惱的牢獄裡解脫,是超度;讓自己從名枷利鎖裡超脫出來,也是超度。所以,世間上不管那一個人,都需要得度,而要想超度,就需親近善知識,親近道德。」
3.為什麼誦經有超度的功用?對生者、往生者有什麼意義?
誦經能超度亡者,是因為「善念」能起超度的作用,何況佛教僧眾法師等宗教師,具足持戒清淨的功德,不傷害一切眾生,因此以戒殺的功德,誦經超度的力量更加深遠。
星雲大師開示說:「超度,好比一個人掉入茫茫大海,有人及時放了一艘船、一塊木頭,那麼他藉助這個力量,就能安全到達彼岸。超度是人有誠心,必定會有感應的。一塊大石頭放到水裡,很快就會下沉,如果放在船上,就可以安然地被運往彼岸。眾生造的罪業頑強如磐石,透過誦經的功德力,能免於沉溺生死大海中。」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209》中,聖嚴法師也有開示:
「人在死亡的時候,在恐怖的情形下,或怨恨難消的情形下,雖然死了,他的心還是放不下,就會變成鬼,這在民間也有這樣的信仰。在佛經裡說,如果是怨恨而死的人,可能一時間沒有辦法去轉世投生,而罪又不是很重,不會下地獄去,福報不是很大,也不會生天去,因此可能轉入鬼道。鬼道中的這些冤魂,可能會對人間與他有過節的人產生一些報復作用。因此,《地藏經》裡重視人死後要超度。」
那麼,是不是說不超度就會產生什麼樣的不利效果?
聖嚴法師說:「佛教講因果是講源遠流長的,不是那麼短的。一般人對因果的觀念,往往認為現在做的事情現在就會報應,這是不合佛法的。而是在過去無量劫,生生世世之中欠了人家,現在要還人家,如果這一生被殺了之後,而沒有人用佛法來開導他,那他死了以後會死不瞑目,認為他是冤枉的,所以做佛事的用意,就是以誦經、說法來對這些亡靈講述佛法,使他們心開意解,而得到超度。
所以超度的意思是,使那些亡靈從不服氣、放不下,而從佛法得到開示之後想開了、放下了,放下過去的冤家,而直接去超生,這是做佛事超度的意義和功效。對於已經轉生的人,如果再幫他超度,可使他的第二生中更增福報,這在經典中也有這樣的說法。」
《易經‧繫辭上》云:「陰陽不測之為神」,古人認為化生萬物的兩種元素即陰氣、陽氣,所以活著的人相對稱為陽上人。
當我們祝福往生的親朋好友、冤親債主、寵物等與我們有緣分的,或是在三世因果的過去世曾和我們有緣分的,能夠離苦得樂之外,超度最重要的意義,就是我們要懷抱懺悔的心。有的人覺得現在過的不如意,那就用一個懺悔的心,懺悔我們在無數的過去世不管做了什麼而造就今生現在面臨的辛苦階段,然後發起想要祝福的心、互相祝福的心、希望與人結好的因緣、做良善的事,用這樣的心態去超度,雙方都會更加的圓滿。
4.任何時候都可以超度嗎?超度不是交易,不能有營利自私的心態
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超度,尤其在農曆七月,因為有僧團的共修力量,以清淨的戒行來迴向、超度往生者,或以供佛齋僧的功德來迴向、超度往生者,是最無漏的功德。
超度時功德要百分之百無漏,「發心」很重要,心態很重要。聖嚴法師開示說:「如果我們自己的心是能夠認同佛菩薩的悲願、認同佛菩薩的智慧,我們的心就跟佛的心相應。這個時候,你自己、也就是我們自己當下,就是人間的化身的佛。」
平常我們雖然也可以安排修持法門,例如誦經、抄經、持咒、念佛,來迴向給往生者、冤親債主,但我們自己本身的超度力量有限,而僧團的出家人有出家的功德,他們受持清淨的出家戒律,所以僧團的力量肯定比我們自己念經的功德、福報都更好、更強。
佛教法會在超度時一定是用佛力超薦,佛陀已超出六道輪迴,佛力是成佛覺者的清淨功德,其他如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等大菩薩,他們因為也具足如佛的悲願,受到佛陀的囑託,因此也能作為我們祈請的對象來進行超度,護祐眾生。
此外,僧團啟建法會、持誦經文的力量,能確實迴向超度,令自他獲益。佛光山心定和尚曾說:「設放焰口,修大福報。」當法會主法者以大慈大悲憐憫餓鬼道眾生,並以虔誠心、恭敬心,一心主法,虔誠祈禱十方諸佛加持時,必能令無量鬼道眾生身心飽滿,心開意解,投生善道,功德必蒙感應。
5.如何超度冤親債主?行善修持功德可以超度
每一個人都有冤親債主,不管要迴向的是已經知道的特定對象,或是不知道的對象,冤親債主大多是因為我們沒有廣結善緣,積累不好的緣分,才會我們看到對方就覺得討厭,別人看到我們,雖然什麼事也沒做,但也一樣討厭你。
想要改變這樣的情況,就要先改變我們自己的心態,除了不主動去結惡緣,更時時在生活中行善,用廣結善緣的心態迴向給一切冤親債主,如此就能增進我們的福報,自然會有好人緣、貴人,不會常常出現莫名的障礙來干擾、阻礙了。
學佛能懂得因果業報的道理,我們可以做一些善事,以行善修持功德來圓滿化解冤結,迴向冤親債主不是立牌位就好,最主要是要向他們表達懺悔,並為他們超度來解開怨結,消除不好的違緣。
現代由於醫療科技的進步,有的母親產檢的時候發現胎兒有嚴重的先天性疾病,為了不讓孩子日後受苦,而在不得已情況下拿掉孩子,這樣的「未出世子女」要為他誦經超度,願他轉生淨土,來生有緣必定能見面,先祝福他將來會很健康。或是父母親也可以發願,讓他再回來當你們的小孩。
如果孩子出生之後就夭折往生,已經取名的可以用他的名字直接超度,如果是還沒有取名,超度時書寫「無緣子女」就好。
有任何生命禮儀疑問,楊子佛教禮儀公司提供全台24hr客服專線 0800-365-108